欢迎关注
更多

欢迎关注

协会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首页 >> 协会刊物 >>会员观点 >> 安迅思:刺激政策加码有利于缓解化工行业压力
详细内容

安迅思:刺激政策加码有利于缓解化工行业压力

一、出口退税提高有利于缓解化工行业供应压力

因国际大部分新建甲醇装置推迟开车计划,2018年国内甲醇新增需求主要由国产供应满足,2018年国内逾300万吨新建甲醇产能投产,新建装置商品量计划于2018年5月起释放市场。

2018年10月22日,中国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关于调整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自11月1日起执行,包含近200种化工及相关产品。

原出口退税率为15%和部分13%的,出口退税率提高至16%,例如塑料制品等;

原出口退税率为9%的,出口退税率提高至10%,部分提至13%,例如轮胎产品等;

原出口退税率为5%的,出口退税率提高至6%,部分提至10%,例如橡胶产品等。

该通知当下的利好主要针对出口型石化终端产品和出口量较大的石化原材料。

中国的重点出口商品中,塑料制品、纺织、化肥等终端产品直接影响化工行业需求走向。其中纺织品类出口金额最高,但是本身退税比例已普遍达到16%,等同于零增值税。塑料制品以及包装类材料是本次政策影响最大的化工行业终端市场。

image.png

以塑料制品为例,2017年,中国塑料制品产量为7515万吨,其中15.5%用于出口。受中美贸易战影响, 2019年1月1日起出口至美国的塑料产品将被加征25%关税。中国出口美国的塑料制品金额占该类产品总出口金额约22%,加征25%关税意味着出口企业将蒙受巨大损失。9月5日,国家财政部和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提高机电、文化等产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部分塑料制品出口退税率已从5%提升至9%,这对相关企业可谓雪中送炭。该政策对塑料制品出口的短期促进作用从近期的塑料制品出口量数据中可见一斑。政策实施后,今年9月塑料制品出口量同比增长达23.2%,创近16年以来的9月同比增速新高。今年9月塑料制品出口成功逆袭,出口退税提高的作用不可忽视。与此同时,明年美国全面加征25%关税,导致买卖双方提前增加贸易量,也是9和10月份出口量增加的原因之一。

image.png

此次政府再次发布提高出口退税政策,使得多数塑料制品得以零增值税出口,安迅思认为其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第一,缓解出口美国的塑料制品企业资金压力,并改善其在贸易战中的盈利状态;

 第二,为原来出口美国的塑料制品企业争取时间调整出口方向,开拓新市场或者实现换货贸易;

 第三,终端塑料制品出口退税的提高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上游树脂类产品消费增速放缓的压力,例如聚烯烃、ABS等。

此前在中美贸易战连续升级的阴霾下,市场观望避险情绪浓重,而此次出口退税提高有利于提振上游原材料市场积极性。

对于石油化工原材料,虽然均囊括在此次政策调整中,但由于我国富煤少油的能源结构,化工行业起步较晚,已实现大量出口的化工品并不多。真正有直接推动作用的主要是聚酯类产品、聚氯乙烯(PVC)和醋酸等,其中聚酯类产品不仅出口量大,且占自身产量比重较高。

聚酯类产品主要分为纤维类和瓶片类,此次提高出口退税实际上仅能促进聚酯瓶片出口,其出口退税率从13%上调至16%。聚酯纤维退税比例已基本达到16%,无法再有提高。根据安迅思供需数据,2017年,聚酯瓶片出口为198.7万吨,占国内产量27.8%。短期来看,出口退税率的提高无疑将增强中国聚酯瓶片在国际贸易中的价格优势,提升企业利润,中国瓶片有望增加出口。目前聚酯瓶片均价约9090元/吨,2017年中国月均出口量为18万吨,此次出口退税率提高3个百分点后,行业利润每月预计将增加4200万元。聚酯瓶片生产企业一般能够根据行业利润好坏灵活调整开工率,所以新的出口退税政策正式施行后,若行业利润增加,聚酯工厂有望加大开工力度,进而促进对上游乙二醇(MEG)和精对苯二甲酸(PTA)的需求。

另外,部分石化产品正面临产能过剩局面,不少生产企业开始尝试发展出口市场以缓解国内供应压力,此次出口退税的提高有利于加速这部分石化产品的出口之路。以苯酚为例,2010-2015年是中国苯酚市场的扩能高峰期,但下游需求增速并未同步上升,国内产能迅速饱和并出现过剩。在激烈的竞争压力下,国内生产企业开始谋求海外市场,苯酚出口渐成规模,2017年出口量达到历史最高5.7万吨,较2009年增长逾五倍。随着出口退税率提高,苯酚出口量有望持续增加。

长期来看,出口退税提高政策有利于减轻未来扩能潮所带来的供应压力,增强中国石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帮助“中国制造”更多的走出国门。众所周知,中国将在“十三五”期间布局七大世界级的炼化一体化基地,市场人士担忧未来越来越多的石化产品将出现产能过剩局面,例如丁二烯、苯乙烯、对二甲苯(PX)等产品。以贸易活跃度较高的苯乙烯为例,2017年苯乙烯的进口依存度达到32.4%,出口量极少。但根据安迅思供需数据,到2021年,苯乙烯国内产能将超过需求量约300万吨/年,且全球累计97%的扩建产能将集中在中国,而苯乙烯下游扩建主要集中在前苏联、中东、南美和亚太地区。因此未来全球范围内,各地区苯乙烯贸易顺差情况势必发生变化。

image.png

新的贸易顺差,势必带来新的贸易机会。随着出口退税率提高和国内产能投放,中国苯乙烯有望在国际上提高竞争力,预计中国在未来保持一定进口的同时,可将苯乙烯实现更多出口。根据未来全球上下游扩建和近几年中国苯乙烯出口情况来看,新的局部贸易流或将出现:

 第一,中国在保持进口的同时,当套利空间打开,中国苯乙烯有更多机会参与到全球套利贸易中;

 第二,中国苯乙烯将更加频繁地输送到东南亚地区;

 第三,目前出口中国的国家,需要更多寻找出口其他地区的机会。(例如韩国有望增加对美国出口,共同对南美供应苯乙烯)。

二、汽车购置税仅能短期刺激内需,对上游原材料需求增长有限

针对近期传闻的再次出台汽车购置税减半政策,安迅思认为,市场已对该政策出现“耐药性”。之前该政策在2009年和2016年分别实施,实施后,当年乘用车销量增速皆有显著提高。然而,假如再次颁布该政策的话,预计仅能在2019年实现短期效果,后续政策刺激程度将大打折扣。

第一,从2016年来看,第二次颁布购置税减半政策以后,销量边际增速仅为8%。并且2017年1.6升排量以下汽车的购置税增加到7.5%,尽管低于正常的10%,销量增速依然大幅下挫。与此同时,截止2018年9月,乘用车累计销量增速持续下滑。

第二,目前国内每千人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150辆,虽然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增长空间,但是增速已经自2010年开始显著放缓。

image.png

以上数据表明,我国汽车市场发展已经进入瓶颈,想重现2016年的高增速难度较大。其行业发展更多需要依赖于产品本身质量的提升从而催生新的需求。根据近5年中国每千人乘用车保有量增速以及汽车报废率均值情况,预计该政策对2019年汽车销量增速最多贡献5%。

image.png

对于上游原料,汽车行业的增长将有利于增加对橡胶行业和塑料行业的需求,但增长空间有限。

对于橡胶行业,主要用量在轮胎上。根据2017年市场信息,以别克轿车所用的16寸轮胎为例,合成橡胶合计消耗量约5千克,其中主要含量是丁苯橡胶。假如2019年汽车行业因政策福利刺激产量多增长5%,而 2018年预计与2017年产量持平,每辆新车需要四条轮胎和一条备胎,最终将给丁苯橡胶增加约2.5万吨市场空间。2017年丁苯橡胶表观消费量约109万吨。因此,该政策可提高丁苯橡胶的市场容量约2.3%。

对于塑料行业,目前市场上一辆轿车的塑料用量约为230-250千克,随着汽车轻量化和节能要求不断深入,未来汽车生产过程中塑料的使用占比将不断增加。以目前数据为例,依旧假定2019年汽车行业因政策福利产量多增长5%,由此带来塑料行业市场空间为30万吨左右。但是相对于塑料制品行业千万吨的市场规模来看,该增长对塑料行业影响相对较小。该政策的实施,更多的利好来自于市场心态。

由此可见,即便该政策实施,也仅能在2019年实现消费小幅刺激,并一定程度扩大对上游产品的需求。如果国家想依靠政策全方位刺激内需提升,预计需要出台更多政策,例如加大家电下乡、以旧换新补贴力度等。

综上所述,目前由于人口红利逐渐减少,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依然处于中低端地位,但是正在不断攀升。另外,根据“十三五规划”,高新技术产业将是中国未来发展的主要目标。对于石化产业,未来随着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的投产以及生产技术的提高,高附加值产品产量将不断提升,对于各产品来说,实现出口是重要课题。而此次提高出口退税政策可以被认为是向此目标迈出的第一步。内需方面,目前近两年最终消费对GDP贡献均值已经超过70%,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由于中国已经过了高速发展期,单一政策对消费端刺激力度已经大幅减小,消费端的增长一方面需要寄希望于各类政策的组合拳,另一方面需要产品本身的创新和进步,从而创造新需求,与此同时,有利于消化上游原料产品。

 本文来源安迅思网站,作者:安迅思亚洲化工分析团队。安迅思中国系上海场外大宗商品衍生品协会会员单位。












seo seo